尝到并购苦果,碧桂园服务开始瘦身了|年报风云㉒

文/乐居财经 徐酒眠


【资料图】

“2022年,应该是碧服历史上最困难的一年。”为业绩发布会致辞,李长江直言,“虽然从绝对值上看实现了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特别是利润增长没有达成预期。”

对此,李长江也归结了几点原因:疫情防控以及关联行业市场极其疲软,资金流动性缺乏,物业增值服务及非业主增值服务的开展严重受限。

3月29日午间,碧桂园服务(06098.HK)刊发了2022年业绩报告;下午三点,李长江携首席财务官、联席公司秘书黄鹏,首席战略官、分管社区增值、运营、公司战略及数字化的徐彬淮,首席市场官、分管市场外拓管理、城市服务的汪英武,以及投资者关系负责人林文韬,四位管理层出席了业绩发布会。

整场会议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李长江延续了去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的低调和沉默姿态,除了开场致词外,只在问答环节开了一次金口。他讲话略带口音,声如洪钟。

业绩发布会结束后,李长江按照惯例发了一条朋友圈,两张管理层的合影后面,是一张他的个人独照,而配发的文案是:有一种成长,是接受了自己暂时的平凡。

2022年的成绩不如意,碧桂园服务早在3月初就给出了预告。或许是市场也早就对其降低了期待,跌了一上午的股价,在午后开盘后一路看涨,当日最终报收13.44港元/股,涨幅6.67%,市盈率(TTM)8.37倍,总市值453.35亿港元。

净利润腰斩

犹记得去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之后,李长江在朋友圈发了管理层合照,并配文道:期中考试结束,及格;期末考试开始,努力。

如今期末考卷成绩揭晓,不知道李长江是否还会给自己打一个“及格”。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碧桂园服务实现收入413.67亿元,同比增长43.4%;录得毛利约102.58亿元,同比增长15.7%;净利润约22.61亿元,同比下滑48.7%,公司股东应占利润19.43亿元,同比下降51.8%;公司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50.22亿元,同比增长9%。

毛利率、净利率双双下滑,分别约为24.8%、5.47%;而上一年同期,这两项数据分别为30.7%、15.08%。

2022年,是碧桂园服务增收不增利的一年。

按照去中期业绩发布会上,碧桂园服务管理层重新下调的业绩指引:全年收入应该有不低于40%的增长,核心净利润保持20%-30%的同比增长率。据此来看,2022年,碧桂园服务营收达标,但在净利润方面食言了。

同期,碧桂园服务每股基本盈利和每股摊薄盈利均为57.68分,分别同比下滑55.1%、54.9%。报告期末,银行存款及现金总额约为113.77亿元,同比下滑3.2%;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3.21亿元,同比下滑2.5%。

“考虑到公司的目前资金是相对充沛,所以公司董事会特意提出增派特别股息,综合本次派息12.6亿元,占期内归母净利润的64.6%,以答谢股东的厚爱和支持。”2022年,碧桂园服务宣派末期股息每股14.40分,并宣派了特别股息每股22.81分,合计每股37.21分。而上一年同期,碧桂园服务的派息为每股29.95分。

事实上,碧桂园服务此番大方派息,也是其业绩报告发布之后,股价拉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142亿第三方应收款

诚如股民们在投资平台评论的,碧桂园服务的问题不在关联方。

凭借过去多年的收并购与第三方市场拓展,碧桂园服务与碧桂园控股之间的关联交易占比逐渐减少。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碧桂园服务的“压舱石”物业服务收入228.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65.7%,在总收入占比同比提升7.5个百分点,至55.3%。

其中,碧桂园集团的物业项目贡献收入95.63亿元,占比41.8%,较上一年同期的55.2%下降13.4个百分点。此消彼长,同期,独立第三方开发商开发的物业贡献收入132.93亿元,同比增长115.26%;占比接近6成,约为58.2%。

不过,随着第三方市场的业务扩张,碧桂园服务第三方应收账款也在暴增。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碧桂园服务的贸易应收款合计约153.58亿元,同比增长49.28%。而这还是在减值拨备5.98亿元之后,其原贸易应收款合计为159.61亿元。

其中,来自关联方的贸易应收款约为17.31亿元,占比约一成。余下近九成的大头,均是第三方贸易应收款,约为142.22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的96.86亿元激增45.36亿元。

进一步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碧桂园服务的贸易应收款中,账龄在0至180天的约为117.79亿元,在181至365天的约有20.92亿元,1至2年的约有17亿元,2年及以上的则有3.86亿元。

考虑到去年的市场环境,客户延迟付款也能理解。不过,对于碧桂园服务而言,抓紧追收回第三方的贸易应收款,也至关重要。

毕竟应收账款的激增,通常伴随着坏账增加的风险。一般而言,若贸易应收款回收不及时,很有可能会带来资产的减损。事实上,相比2021年的2.8亿元贸易应收款计提拨备,2022年碧桂园服务计提的5.98亿元,已经翻了两倍多。

18亿商誉减值

在第三方市场大规模收并购带来的不只有应收款风险增加,还有商誉减值。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碧桂园服务的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减值约17.70亿元,这几乎快赶上报告期内的净利润了。

具体来看,根据公告披露,2022年内,碧桂园服务管理层对商誉进行减值评估,其中收购标的四川嘉宝生活服务、财信智慧生活服务、以及武汉雪域云海网络科技,三项收并购标的商誉减值,涉及金额分别为13.06亿元、4.45亿元,以及1.089亿元。

其中,碧桂园服务对蓝光嘉宝服务商誉减值最大,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四川嘉宝服务的体量本身就是靠收并购在充大。据乐居财经《物业K线》不完全,上市第一年,四川嘉宝服务就发起了15宗收购,总获超3200万平方米在管面积,项目遍布华东、华南、西北等市场。

如此频繁的收并购行动,斩获的标的很可能良莠不齐。碧桂园服务投后管理一年多,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抓紧退出了若干项目。企查查显示,过去一年,四川嘉宝服务至少已经在6家公司退出持股,而今年以来还在继续退出。

财信服务同样也有若干项目因为利润率及物业管理费收取率低于预期,被碧桂园服务清退。

业绩发布会上,黄鹏透露,2022年,碧桂园服务主动退出亏损或收缴率低的项目,涉及合约管理面积约8400万平方米,“几乎相当于一些小的物管上市公司的规模”。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去年8月,财信服务对其原股东重庆财信集团的一笔信托融资提供了连带保证责任,财信服务的538.5万元银行存款被司法冻结,碧桂园服务也因此承担风险,计提拨备了659.8万元的预期信贷亏损。

相关公司:碧桂园服务hk06098

关键词: